現金為王...

這個在一般消費者眼裡
可能現金、信用卡,都是消費的一環
可是在企業中,信用是無法用「卡」來衡量
所以有時候銀行借貸給企業時
一旦遇到景氣緊縮
就會「抽銀根」,把過多的放貸回收一點回來
因此,再多的信用都沒用

人們就稱「現金為王」

試著假想看看
當你去家樂福買貨品時,至少還能用信用卡
但是下個月結帳時,哪來的現金支付這筆「信用」呢?

當金錢已經不敷使用時
連基本的去夜市吃個涼麵,沒有現金何從消費起?
只能去更大型的、更高消費的地方消費,畢竟那邊才有信用卡使用
一般銀行借不到錢,只能去更高借貸利率的金融機構借錢

結果只是把企業的財務結構搞的更負債累累
於是信用破產時,就跳票
整個企業遭拍賣

無論散戶或企業
總該保留一點現金
雖然並不是指把鈔票留在身邊
但至少得放一點在可立即取得的機構(如銀行)
避免失去了現金流量
而導致經營失敗

筆者自己曾經擁有有價證券上百萬
結果因為一筆臨時性支出費用3萬
造成生活開銷差點斷糧
靠著幾百塊的私房錢,撐到上班日,解約外幣定存
才勉強度過難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