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齊國的鄒忌,自認為長相很不錯,就問妻子說:「我和城北的那位徐公,誰比較英俊?」
「當然是你比較英俊、比較好看啊!」太太回答。鄒忌一聽,心裡很高興,因為徐公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後來,鄒忌又問身邊的侍妾相同的問題,侍妾也說他 比徐公英俊。幾天後,有客人來訪,鄒忌再問:「我和徐公誰比較好看?」客人回答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啊!您比徐公英俊、瀟灑多了!」

隔一天,徐公有事來到鄒忌家,鄒忌仔細打量對方,發現徐公的確是個「美男子」,憑良心說,徐公真的比他自己好看多了!當天晚上,鄒忌睡覺前終於想通了,他 自言自語說:「妻子誇讚我,是偏袒我;侍妾說我英俊,是因為怕我;客人說徐公不如我,是因為客人有求於我!事實上,他們說的,全都不是『真心話』啊!」

是的,人常為了討好別人、恭維奉承他人,或好意地安慰朋友,嘴巴所說出的話,並不一定是「真心話」;而這種善於運用「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自我校整」(self-monitoring)的人,常透過圓滑的技巧和手段,來獲得別人對他的好感,學理上稱之為「馬基維利 主義者」(Machiavellism)。

一般而言,「馬基維利主義者」經常善於控制「自我情緒」,也能很快地適應新的「角色與情境」,並抓住機會,來偽裝自己、討好他人,進而達成自己的目標。這 種人,說好聽一點,是「觀察敏銳」、「察言觀色」、「交際手腕高明」;但說不好聽一點,則是「天性狡猾」、「見風轉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 是,有些人則是「非馬基維利主義者」,他們「有話直說」,喜歡毫不掩飾地說出「真心話」。例如,一位丈夫對太太說:「妳去學習烹飪我並不反對,但是我卻不 贊成妳把烹飪的作業,拿給我吃!」
'
曾聽過一則故事,說有一個香客,前往山中,遇到一個修行和尚,就問和尚說:
「師父啊!您出家這麼久,難道都不會產生非非雜念嗎?」
「會啊,有時難免會啊!大概,一個月會有三次吧!」和尚回答。
「一個月只有三次啊!那很不簡單啊!相當難得哦!」香客說。
「還好啦,不過,每次大概都要持續個十天左右啦!」和尚坦誠地回答。

當然,這是個玩笑話,但誰無「雜念」?誰不曾有過「非非之想」?而能真正「誠實」者有幾人?
常願自己和鄒忌一樣,在別人不斷奉承、恭維時,依然能夠靜心思考——哪些是「真心話」?還是「假話」?而不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矇蔽。

P1-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