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管理學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來源:http://tw.money.yahoo.com/special_article/adbf/d_a_091020_41_1q80i

( 2009/10/20 Yahoo! 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小珍住家樓下就有一家超商,幾乎生活上所需的商品都有賣,的確帶給小珍很多的便利。有一天她心血來潮整理發票,順便記個帳看看這個月買了些什麼東西,之後隨手翻閱一本量販店週年慶的快報,突然發覺,超商的東西怎麼那麼貴。

平常家裡缺什麼就到樓下買,只圖方便,也沒有計較價錢,但經過仔細比對後發覺,有些東西竟然比大賣場貴二到三成。小珍心想,如果每個月生活必需品要5,000元,到大賣場買就可以省下約1,000元,一年不就可以省一萬二,搬來快十年了,12萬就這麼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方便,其實都是讓我們辛苦賺來的錢,慢慢地離開我們。因為方便,所以到超商買東西;因為圖方便,所以要買車或坐計程車;因為方便,所以每天外食;因為方便,所以刷卡;因為方便,所以……。

訂定採購計畫

看新聞報導日本有位省錢達人媽媽,固定每個月二次去量販店採購,當做是家庭半日遊。去之前先做採購計劃,定期盤點家裡的日常用品、生活必需品,快用完就寫在採購單上準備補貨。

此外,也不忘收集折價券,或利用促銷期去撿便宜,但一定要是採購單內的東西,免得為了撿便宜而買了一堆用不到的東西。幾年下來,不但幫家裡度過不景氣,還提早還清貸款。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的中小學教師暑期證券知識研習營堂堂邁入第三年
今年的活動已經開始報名囉!
全程免費,活動精采!專題演講,有獎徵答拿禮券!
詳細活動流程及報名請上證基會網站http://www.sfi.org.tw
名額有限,限網路報名,敬請把握機會!

活動日期
台北第一場:98年7月2-3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臺灣證券交易所九樓會議室(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七號101大樓九樓)
台北第二場:98年8月13-14日(週四至週五)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gvm.com.tw/event/2009casestudy/taichung.aspx

報名人數: 每場場次限額50名,額滿為止。

參加辦法: 1. 本活動免費參加,請務必於線上報名。

2. 本活動採互動討論模式,活動前請先預習報名場次之個案。(主辦單位將於6月15日起陸續寄出該個案預習紙本資料,故請務必填寫清楚可收紙本個案之地址, 以及留真實mail以便系統發通告信給您, 謝謝! )
3. 為推廣管理觀念,相同單位之參與人員每場次限額3名。

4. 報名截止日期:2009年6月15日。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吳升皓

在影星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主演的電影《男人百分百》(What Women Want)中,一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男人,無意中擁有了「聽得到女性心聲」這項天賦,結果竟因為聽得到最真實的聲音,所以在工作上、生活中,開始變得無往不利。


相信在進行銷售時,業務員也很希望能擁有這種讀心術——如果能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到底在猶豫什麼才買不下手」,對業務拓展絕對會有極大助益。


在「冷讀術」中,有種運用「狡猾否定」(subtle negative)和「狡猾問題」(subtle question)套出對方資訊的技巧,如此就能了解對方想法,解決「猶豫不決的關鍵點」:


冷讀術1.使用狡猾否定,命中對方心思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林奐呈

根據史丹福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調查,員工的受雇多半是憑藉其專業知識及技術,被開除卻多是因為缺乏交際手腕和團隊相處能力。報告更指出,要讓職場的升遷管道暢通,三分要靠「硬功夫」,七分則是靠「軟技巧」(soft skill)。


「硬功夫」是工作上必備的專業能力,「軟技巧」則不但有助於團隊合作、讓工作者更有效率地發揮專業能力,還能讓工作者透過理解他人的想法,與同事合作相處時更加順利和諧。總的來說,軟技巧包括以下5個面向:


1.了解「說話」和「溝通」的差別:


說話並不等於溝通,溝通包括發問、說服、表達等層面,要達到溝通目的,說話時切忌帶有責怪、質問的口氣。即使是主管向部屬交辦工作,最好也能加上一句「能不能麻煩你……」。如果不了解說話與溝通的差別,不妨比較以下兩句話: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林奐呈

企業有3種基本的策略選擇,分別是「成本領導」「差異化」「目標集中」,如果未能明確地選定其中一種策略,企業就會處於左右為難的窘境。選定策略時,不但要評估策略帶來的效益,對於相應的風險,也同樣重要。


雖然競爭策略五花八門,各家說法不一,但大抵而言,我們稱經營上的大方針為「競爭策略」,關係到產品的價格定位,決定在競爭中走高價路線區隔市場,或是低價大量銷售。


波特指出,企業有3種基本的策略選擇,分別是「成本領導策略」「差異化策略」「目標集中策略」。他認為,企業要獲得相對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做出策略選擇;企業若未能明確地選定一種策略,就會處於左右為難的窘境。


策略1:成本領導──人有我強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林奐呈

一個企業的競爭環境,可由現有競爭者者、潛在進入者、替代品、客戶、供應商這5種競爭作用力共同決定。「五力分析」的架構,塑造出一個標準化的策略分析框架,提供企業分析所處環境,進一步選擇正確的策略。


一個企業的競爭環境,可由現有競爭者者、潛在進入者、替代品、客戶、供應商這5種競爭作用力共同決定。「五力分析」的架構,塑造出一個標準化的策略分析框架,提供企業分析所處環境,進一步選擇正確的策略。


在《競爭策略》一書中,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整合了產業結構分析、競爭者分析和產業演化分析這3個關鍵領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競爭分析模型——即著名的「五力分析」,也自此奠定了波特的學術地位。


在此之前,企業策略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肯恩‧安德魯(Ken Andrew)發展的SWOT法,即分析判斷企業本身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以及外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進而根據企業的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來確定發展策略。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林奐呈

「經營效能」是和對手做一樣的事,但能做得更好;「經營策略」則是選擇做不一樣的事,創造自己無可取代的地位。企業要達成良好績效,效能和策略缺一不可,但絕對不可將兩者混淆。


1996年,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策略是什麼?〉(What is Strategy?)一文,提出影響管理學界與企業界的突破性觀念。他認為,企業的主要目標是達成良好績效,而經營效能和競爭策略是達成優良績效的要件。


問題是,兩者的運作方式並不相同。


經營效能≠經營策略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3-01 記者:整理‧撰文 / 林奐呈


即使沒念商學院,你也肯定聽過五力分析、價值鏈。麥可‧波特26歲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他的一句話能影響全球經濟。在波特以前,商業策略還是隱諱不明的黑盒子;從波特以後,策略才成為有步驟、有因果、能分析的具體架構。


他的著作可以在很多大學教授、企業CEO、國家領導人的書架上找到;他所提出的競爭策略理論是全球商學院的必修課程;他的學術成果被眾多世界性的經濟學術論壇列為重要的討論議題;在管理學界,他被尊稱為當代經營策略之父。


10年前,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評選20世紀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50位人物,他排行第三,前兩名是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和當時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2002年,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對當代最出色的管理學者進行排名時,他位居第一。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