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三年的實測
「懶人選股」的的策略進入第二階段
也就是根據營收計算EPS,根據EPS計算股利
根據股利計算5%~6%殖利率的合理股價
2020重點因素:
多頭已經持續快10年,需要一個理由走空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正好是一個理由
2020年的1月比2019的1月工作天數少(過年)
所以yoy年增衰退合理,若yoy還增加,這支股票算是奇蹟
2020年的2月因為中國停工,幾乎產能停擺
如果2月的yoy衰退的不多,表示中國工廠佔比不高,總公司不會損失太慘
根據這三年的實測
「懶人選股」的的策略進入第二階段
也就是根據營收計算EPS,根據EPS計算股利
根據股利計算5%~6%殖利率的合理股價
2020重點因素:
多頭已經持續快10年,需要一個理由走空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正好是一個理由
2020年的1月比2019的1月工作天數少(過年)
所以yoy年增衰退合理,若yoy還增加,這支股票算是奇蹟
2020年的2月因為中國停工,幾乎產能停擺
如果2月的yoy衰退的不多,表示中國工廠佔比不高,總公司不會損失太慘
當你發現有一個人可以靠股票,從10萬變成100萬,再把100萬變成2000萬時,你會覺得股票無所不能。事實上,他旁邊躺著199萬9千9百99個屍體.....,因為媒體只會報導成功的,而人們往往相信報導的特例者是常例。
例2:世上的股票聖杯千千萬萬個,當有報導指出某種程式可以選擇出飆股時,多少人蜂擁而至,卻忘了這程式旁邊已躺了幾百個崩跌的標的,人們往往相信成功的那一次,卻以為每次都會成功。
很多人都把長期投資的重點搞錯了
錯誤1:長期投資就是擺著不動
解答:長期投資在於這個標的可以持續經營,持續賺錢,每年獲得的利潤都差不多或更好
並不是長期放著就叫長期投資
所以一堆人買了什麼錸德、奇美、億光什麼的,套牢了就改口叫長期投資
其實應該叫長期套牢,請不要侮辱長期投資這個名詞
錯誤2:長期投資需要花很多時間
解答:就持有來說,當然花很多時間,可是就報酬率來說,每年來個5~6%,只要本金上百萬
也是可以持續增長的。既使不再投錢,12年就翻一倍了
況且長期投資選定的標的,多半在業界不會有太大更動
不像電子業的宏碁,前幾年是前2名績優生,這兩年就直接變成賠錢貨了
大家都說,我一定是那個最勤勞的懶人
明明懶人投資法就是給懶人用的
結果我老愛喜歡做功課,老愛研究怎麼投資可以比較懶
結果變的好像很勤勞的樣子..........
為了讓我「以後」可以懶惰
我還做了EXCEL表格(好吧,這是我2006年建立,持續更新到今天的)
目的是要我開起來的時候,可以記住我現在資產多少,還要多久時間達到目標
(股票版有提供EXCEL範本,可以連結網頁去update股價,我是link到「撿股讚」
因為之前的台新收盤股價網頁撤掉了
後來2010年為了所得稅的資訊
又新增了分頁,專門記載買哪支股票可以有多少扣抵稅額
年底了
碰巧看到一篇過去的新聞
覺得很有意思,就放著當參考了
1/21「錯單」「錯帳」選擇權 幾秒鐘負債近千萬事件簿
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phigroup/16453852
限價單一直是保命保本的最基本要素
誰也不能保證目前的軟體有沒有BUG
只能說小心謹慎為妙!
上個禮拜,今週刊發表一篇文章
寫到國家的勞退基金窘況
詳情可以參考網址
http://tw.mag.cnyes.com/Content/20120711/ed933e0225fe4ae3912f76e71edbf1ad.shtml
或參考今週刊文章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20703764
以前把拔總會說
薪水提撥多少%,以後退休金可以領月退領爽爽
我想等幾十年後輪到我退休時,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吧
也是因為政府從沒執行這個勞退新制超過一個人的工作年資(假設30年)
因此有什麼問題也是無法立即知道,只能且戰且走,且修且補
然而大家都知道目前的退休金是「爽到你甘苦到我」
也就是說以前謠傳10個人養1個老人,現在是5個人養1個老人,等到我退休時是2個人養1個老人(年輕人的提撥供給退休人領取)
條件1:如果報酬率低於6%,不如買中華電
反 推:利用股票的股利反推適當的股價,並與現在股價比較
條件2:高扣抵稅率(25%以上),除權息前賣壓比較少
附件為98年可扣抵稅率表
建議持有順位:
中聯資 > 中華電 > 聚陽 >中再保 >>大統益
紡織界的龍頭
1477聚陽:今年股利5.2,考量金融海嘯導致成本降低利潤升高,以5年平均股利
4.408元計算,股利4.408→股價73.46
1.今天股價71.1,假使今天買,73.46賣(價差),報酬率有3.33%
不知道在哪集看到
某個八奇同時也是八怪之一
我第一個念頭是:這很厲害嗎?
如果把它當作是英文系、數學系
那麼同時擁有表示兩種技能,很強
如果把他當作是台大國企所、政大企管所
那麼,兩者都是相似的東西
事實上,八奇八怪學的就是管理阿
那麼兩個都是頂尖,也頂多比單一者多個幾%的能力
還不至於double的能力吧
如此想來,專精於其一,也不一定會輸的
最近大家都知道歐洲局勢很差
也知道歐洲金融才要開始崩
我也開始撤股了
不過我撤的是傳產股恆義
因為我終於發現,原來他之前的獲利
來自於過去的原物料太便宜
導致公報計算方式,顯得毛利很高
但是從99年開始會打回原形
所以等低一點再說吧
昨天本來要把剩餘零股600賣光光
結果只賣出509股
今天把91股再全部出脫
但是不知道哪來的傻蛋...
從這禮拜的商週跟今週刊
越來越多的壞消息出籠了
包括被夾殺的中華電信
或者派遣機制只增不減
這都表示企業越來越需要進步了
無法以永久壟斷吃一輩子
最近關心的焦點
在於信用卡的12.5%循環利息
本來國內金融業就太多了
很多都靠信用卡賺錢
心得:看對的方向,就不要放棄。
本來看好華義代言WEB遊戲(大陸產)熱門
所以會上揚
一查營收果然暴增不少
且轉虧為盈
於是買了一張,還上漲0.7
等到隔天卻跌停板作收-1.3
再隔天慌了,匆忙中賣出
想不到尾盤拉高
簡直被擺一道
https://www.investors-trust.com/newsletters/weekly/weekly102708_chi.html
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撰稿
2008年10月17日
奧瑪哈
美國與海外的金融市場一團糟,金融問題已經殃及經濟,而且現在這些問題正氾濫成災。短期內,失業率將上升,商業活動將持續衰減,報紙頭條仍會怵目驚心。
所以,我已經用自己的帳戶不斷的買進美股,以前除美國政府公債外,我沒有別的投資(這不包括我在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持股,那已預定捐出來做公益)。如果價錢仍具吸引力,我波克夏以外的淨資產,很快會全部轉成美股。
為什麼?
我有個簡單的買進規則:別人貪婪時應恐懼,別人恐懼時應貪婪。現在瀰漫的確定是恐懼感,即使投資老手也逃不過。投資人提防借貸比率過高或競爭力弱的企業是對的,但對於美國境內許多體質健全公司的長期展望,感到憂心忡忡卻沒道理。這些企業當然偶爾也會有獲利不佳的情形,但多數大公司會在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締造新的獲利紀錄。
來源文(聚亨網): http://www.cnyes.com/
〈金融黑洞系列專題報導〉一個無底的「黑洞」
1.〈初生〉房市與資金的瘋狂年代 金融危機的序曲成形
2.〈源起〉美國家庭的不良負債 到全球央行的注定負債
3.〈效應〉股市投降式恐慌拋售 底部情況仍曖昧不明
4.〈恐慌〉經濟衰退之命運似已注定 央行們扭轉無力?
5.〈話題〉全民擔千億 為何美紓困案仍解決不了問題
6.〈後續〉救命丹在歐盟各國手中 歐洲央行救市無用?
7.〈漩渦〉通貨膨脹後迎來通貨緊縮 下一個經濟隱憂
8.〈混沌〉新興市場全數打回原形 退守之間難分難捨?
9.〈重生〉混亂股海中欲求生 良好投資標的有跡可循
人類總是在繁榮時樂觀,蕭條時悲觀
繁榮時,各式各樣的店家都會出現
你會發現有洗鞋家,專門幫你洗鞋子
你會發現有愛情諮詢家,專門幫你診斷感情
蕭條時,各種老店都可能消失
你會發現開了10幾年的早餐店忽然倒了
你會發現明明百大連鎖店也財務槓桿失利,垮了
然後蕭條時拼命罵政府,繁榮時拼命刷卡拼負債
到底....你腦袋有想過致富嗎?
Money+為你找出更多理財家
2008年最佳理財部落格
活動開跑
投資理財的情報永遠不嫌多,除了有專家領軍的Money+,網路的發達讓人人都有機會變專家!《Money+雜誌》特別與《Yahoo!奇摩理財》舉辦「2008最佳理財部落格」活動,挖掘網路理財達人,讓讀者能善用網路新趨勢獲得投資情報,提高財富智商及致富機率!
初選入圍名單(以字數多寡排列)
http://news.msn.com.tw/news860176.aspx
更新日期:2008/07/13 04:18
通膨加上物價飛漲,讓小市民日子愈來愈難過,但有六個孩子的高雄縣歐東信夫婦卻有力抗通膨的「奇招」,將每月五萬餘元的收入分裝在十個信封,這套「信封理財法」不但養活一家八口,還能擁有自宅、供孩子學鋼琴、假日打牙祭,生活品質不輸人。
「我把老公的薪水分為緊急預備金、食物、水電、交通、教育、雜支、稅金、帳單、娛樂、儲蓄,放入十個信封袋內」,卅九歲的歐李婉君說,她嚴格控管支出,只要任何一個信封袋的錢透支,就會緊急煞車。例如伙食費快透支了,她就做些簡單又營養的義大利麵、生菜沙拉、三明治等,照樣讓孩子吃得又飽又健康。
四十一歲、在化工公司上班的歐東信說,他和家庭主婦的太太一連生了六個孩子,最大的十一歲、最小的才一歲多。連父母都嘀咕:「幹嘛生那麼多?」親友們則佩服他們的勇氣。
當您在市場遇到相同價格的不同股票
您會發現
同樣價格,卻有不同的命運
如果是300塊價格
你會覺得聯發科有這價值
可是你會覺得鴻海沒這價值
因為一個價格,背後必有它的價值
如果價值高於價格,便擁有著支撐
或者當價格低於價值時,我們稱做超跌
可以趁機撿便宜
難得經濟面臨轉折
且物價上漲,油價上漲
股市終於反應於成本上
經濟面的多頭往往長達3、4年
空頭倒是得看基本面
空頭的底來自於經濟蕭條
裁員→公司行號倒閉→通膨→消費減少→利空不跌→打底形成
最近住家附近的店家已經開始歇業了
聽說也有許多玩股票的人有輕生念頭
保佑她們盡早退出不適合她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