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金為王...

這個在一般消費者眼裡
可能現金、信用卡,都是消費的一環
可是在企業中,信用是無法用「卡」來衡量
所以有時候銀行借貸給企業時
一旦遇到景氣緊縮
就會「抽銀根」,把過多的放貸回收一點回來
因此,再多的信用都沒用

人們就稱「現金為王」

試著假想看看
當你去家樂福買貨品時,至少還能用信用卡
但是下個月結帳時,哪來的現金支付這筆「信用」呢?

當金錢已經不敷使用時
連基本的去夜市吃個涼麵,沒有現金何從消費起?
只能去更大型的、更高消費的地方消費,畢竟那邊才有信用卡使用
一般銀行借不到錢,只能去更高借貸利率的金融機構借錢

結果只是把企業的財務結構搞的更負債累累
於是信用破產時,就跳票
整個企業遭拍賣

無論散戶或企業
總該保留一點現金
雖然並不是指把鈔票留在身邊
但至少得放一點在可立即取得的機構(如銀行)
避免失去了現金流量
而導致經營失敗

筆者自己曾經擁有有價證券上百萬
結果因為一筆臨時性支出費用3萬
造成生活開銷差點斷糧
靠著幾百塊的私房錢,撐到上班日,解約外幣定存
才勉強度過難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kl 的頭像
    hkl

    u48652004

    h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